(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敏)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成功举办第八届“播种道义,收获温馨”——新时代、新青年、新风采系列德育活动启动仪式。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党委宣传部、党群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和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办,由公共管理学院具体组织承办。

本届德育活动围绕“抗美援朝70周年”、“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抗疫阶段性胜利”、“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主题,分为我讲“新时代”,我拍“新思想”,我展“新风采”等三个板块。经过前期宣传报名,本次活动参与队伍达到270余组,参与学生人数1000多余人,为历届参与人数最多。
一、我讲“新时代”—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在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决赛中,各位参赛选手准备充分,能够紧扣教学主题,课件制作精美,教学案例丰富多彩,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夺目风采。参赛选手紧扣时代热点,围绕“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疫阶段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工匠精神”等主题进行了讲解。例如4号选手谭权洁从抗美援朝的背景、意义及如何更好地弘扬英雄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等方面讲解了抗美援朝主题。10号选手王羽洁“以科技创新之梦,兴盛中华民族之魂”为主题展开讲解,她用数字“5”引入5G,用“10”引入我国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诠释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
二、我拍“新思想”—微电影比赛

在微电影比赛决赛中,参赛选手们结合现实生活,发挥创作灵感,运用灵活的剪辑技术,通过纪录片、播新闻、电影解说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紧扣“ 抗美援朝”、“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3号选手通过“独白”的形式展示了人们面对疫情从无感到崩溃到最后充满希望的心路历程,用代入感极强的表演,精湛的剪辑技术完美了展示了微电影的效果,赢得了全场的最高分。10号选手带来的微电影《微光》诠释着疫情期间每个人到都是微光,但这微光汇聚一起,终将照亮黑暗,照亮每一个人的生的希望,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尤其是新时代青年面对困难前的担当精神!参赛选手们采用鲜活的素材、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演技以及巧妙的技术赋予微电影其中,展示了当代中国的真挚的情感,展现出中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敢闯敢干的英雄气概,勤劳质朴、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激励着同学们砥砺前行。
三、我展“新风采”—大学生才艺比赛

在才艺比赛决赛中,各个参赛队伍围绕着“抗击疫情”、 “创业精神”、“脱贫攻坚”等主题开展才艺展示,选手通过朗诵、歌舞、情景剧等形式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热情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风采,表达了浓厚的爱国之情和对祖国深切的敬意。比如10号队伍《勇往直前的战士》的舞蹈为我们带来了在抗疫的历程中,我国医护人员视国家安危为己任,主动担当,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不怕艰难,共克时艰,成为人群中最美的逆行者。4号参赛队伍的《时间礼物》则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

此次德育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公共管理学院践行我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地具体落实,也是努力打造成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示范学院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实施“第二课堂”思政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强化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构建“课内”“课外”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的具体体现,有力地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渠道,同时也为全校同学提高政治道德素养,建立良好的实践育人平台。